首页>> 交流园地 >> 交流园地 >> 文章列表
焚烧发电 垃圾成“宝”
发布时间:2017-10-10 00:00:00  来源:
8月31日,市委四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第一次会议上,一个特殊的行动:给与会人员人手发放一本关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的“蓝皮书”,并连续播放两个关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专题片,引发与会人员对垃圾焚烧处理的热议。而就在20多天前,市委书记胡世忠还专门到我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选址点进行调研。就此,不难读出一个强烈信号: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即将走进市民生活。

  随着社会的发展,垃圾填埋的方式,越来越难以满足当前城市发展的要求,更与吉安绿色发展相背离。更令人焦急的是,我市原设计日处理量300吨的樟山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早在四五年前日均处理量就达到了311.4吨,现在总容量已接近饱和。因此实行焚烧发电,既变废为宝,又破解“垃圾围城”,此举早有经验可循。在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技术已有30多年的应用历史。该技术具有占地较省、减量效果明显、余热可以利用等特点。目前,该技术成熟,产业链条、骨干企业和建设运行管理模式逐步形成,已成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重要方式。

  更令人欣喜的是,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具有五大优点:非常节约用地,同样的垃圾处理量,垃圾焚烧厂需要的用地面积只是垃圾卫生填埋场的1/20至1/15;处理速度快,垃圾在卫生填埋场中的分解时间通常需要7到30年,而焚烧处理只要垃圾的熔点低于850℃,2小时左右就能处理完毕;减容效果好,同等量的垃圾,通过填埋约可减容30,通过堆肥约可减容60,而通过焚烧约可减容90;污染排放低,据德国权威环境研究机构研测,如采用同样严格的欧盟污染控制标准,垃圾焚烧产生的污染仅为垃圾卫生填埋的1/50左右;垃圾资源化,焚烧一吨垃圾可发电250到350度。

  通过“蓝皮书”和专题片,与会人员对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有了充分的认识,大家纷纷表示,实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要理直气壮、斩钉截铁,刻不容缓、加快进行,精心安排、稳妥处置,让这一造福全市人民的民生工程早日建成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