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务动态 >> 兄弟县市 >> 文章列表
陕西宝鸡高新区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发布时间:2011-08-08 00:00:00  来源:

设立于1992年的陕西宝鸡高新技术开发区目前已建成钛及钛合金、石油装备、重型汽车及零部件等8个特色产业集群,拥有注册企业2600余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51家,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跃居国家级高新区前列。

新兴产业聚沙成塔

整体生产线建成后每年可以生产核级海绵锆2000吨,熔炼锆及锆合金铸锭2000吨,回收处理锆残料600吨。

目前,宝鸡高新区钛和钛合金产业集群已经聚集了科研、生产、加工、贸易和流通企业400多家,从业人员近4万人。

围绕海绵钛D钛铸锭D钛加工材D钛合金材D钛复合材D钛材深加工产品纵向产业链,以及技术研发、技术转移、专业孵化、钛材交易等横向服务链,钛及钛合金产业集群形成了一个产业园、多个园中园,一个大产业、多条产业链,一个大集群、多个小集群的发展格局。

努力延长产业链,真正实现产业的聚集,上游延伸增强产业的市场稳压能力,下游延伸提高产业话语权。宝鸡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赵新年表示,这就是宝鸡高新区近年得以迅猛发展的秘诀。

择优引进整合产业

高新区引进蒙牛集团时,整合了本地乳制品产业上下游的资源,扶风、岐山、凤翔等县的上万头奶牛也有了稳定可靠规范的乳源消化市场。引进什么样的项目,不引进什么样的项目,心中得有把尺子。以市场为指导,以国内外经济发展大趋势为方向,重点引进低碳、环保、高科技产业企业。

做好产业整合、有选择性地引进项目,宝鸡高新区重点引进了徐矿太阳能光伏、陕汽金鼎15万吨汽车零部件铸造、赛威特种重型机床、西电中低压输配电、宝成航空精密制造基地等一大批高新环保产业项目。力争到2015年,宝鸡高新区实现一次更大的跨越:年经营总收入达到3000亿元,区域生产总值达到75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1700亿元。

城乡统筹以工补农

十一五时期,宝鸡高新区逐渐形成了新材料、石油钻井装备、高速铁路装备、汽车及零部件、机床工具制造、中低压输变电、航空安全装备等优势产业集群。与此同时,高新区面积也在不断扩大。在此背景下,宝鸡高新区积极尝试利用产业重新布局、转变发展方式的契机,实现各种要素资源与企业资源的集约整合,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高新区发展与城乡统筹协调并进。

纳入高新区发展规划的马营镇东星村已落实了284户拆迁补偿方案,156户已搬迁,4栋安置楼已开工建设;钓渭镇东阳村三组整体搬迁项目已建成使用,40户农民搬进了新社区……对当地农民而言,变的不仅是有了漂亮的房子,而且是有了出家门就能就业的便捷环境。

据了解到,宝鸡高新区采取公司+园区+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发展壮大蔬菜、猕猴桃、干杂果、优质粮四大基地,给广大农民带来了实惠。